两种脓毒症小鼠模型的比较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脓毒症小鼠模型,探讨两种模型的差异,以及各自在脓毒症研究中的意义。方法:取60只雄性Bal b/c小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盲肠结扎穿刺(CecumLigation and Puncture,CLP)组。急性腹膜炎(AcutePeritonitis,AP)组,观察不同时间点各组的存活率,流式细胞术(FCM)检测脾脏Gr-1+/CD11b+细胞比例,ELISA检测外周血细胞因子水平。结果:AP组生存率在术后早期(术后1~2天)明显低于CLP组,但后期(术后2天以后)二者无明显差别。CLP组脾脏Gr-1+/CDllb+细胞比例在术后第7天和第21天均高于AP组。外周血细胞因子(IL-6、IL-10)表达水平,AP组在术后6h和12h明显较CLP组要高,但在术后24h二者无明显差别。结论:两种模型均较好的模拟了脓毒症的病理机制,但CLP更适合研究腹腔脓肿相关疾病引起的脓毒症,而AP模型则更类似于急性弥散性腹膜炎相关疾病所致的脓毒症。
脓毒症 细胞因子 病理机制 动物模型
张锟 李仁杰 刘涛 陈驾君 杨帆 白祥军 李占飞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创伤外科,湖北 武汉 430030
国内会议
第七届全国创伤外科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创伤急救与多发伤学术会议
乌鲁木齐
中文
189-192
2012-07-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