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干部“四化”方针的执行趋势与地域差异--以九十年后我国大陆公安厅厅长选拔任用情况为例

干部选拔“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方针于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主要针对当时“干部年龄严重老化、文化程度较低”等问题。90年代以后,部分官员与学者认为,地方政府在干部“四化”方针执行中出现了“革命化”标准简单化倾向,误把“年轻化”当作“低龄化”,错把“知识化”、“专业化”混同于“学历化”;并且认为越是贫穷落后的地方,执行力度就越差。但是上述问题究竟是普遍现象还是个别现象,新时期“四化”方针执行趋势与地域差异究竟如何?本文以90年代以后中国大陆公安厅厅长选拔任用情况为例,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共获取1996年、2001年、2006年、2011年31个省级行政区一百余组组公安厅厅长的基本信息。结果表明:就公安厅长选拔而言,90年代后干部选拔年龄趋于稳定;专业化虽有变化但并不显著;干部学历提高明显,但党校教育等在职学历居多;非本省人出任比例逐年增长;在地区差异方面,东部与中西部各有优劣,总体差异并不明显。
四化方针 公安厅厅长 干部选拔 制度建设
金鸿浩 王浩臣
国际关系学院文化与传播系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488-502
2012-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