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欧化白话与中国现代白话的初始:以圣经北京官话 译本为中心

  欧化是汉语古白话向现代白话转变的语法标志。通过吸收外来语词汇,采用印欧句法,借鉴西语表达方式形成了汉语中的欧化现象,而这种欧化则是通过翻译来开启、借鉴并逐渐实现的。在19世纪60年代的北京官话圣经译本中,已经出现了这种汉语欧化的现象,远早于学术界一直认为的汉语欧化始于20世纪初的观点。作为印欧语和汉语的双语者,传教士在将印欧语言译成汉语白话的过程中,印欧母语中的语言形式不断地向汉语“迁移”,最终形成了有欧化元素的现代白话。在现代白话的创建过程中,欧化因素起到了“语”向“文”的提升,使“语”(口语、白话)向“文”靠近,促进语句更严密逻辑。中国的现代民族共同语言的产生,走过了一条以恢复地方语言而形成欧洲现代语言的完全不同道路。

现代百话 汉语法 欧化现象 词汇学

赵晓阳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研究所 100006

国内会议

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845-861

2012-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