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清末钦定正史考论--兼谈清末民初正史观念的转变

  封建王朝的官方史学至清代发展到了顶峰,其标志之一即为乾隆朝正式确立了“钦定正史”的史学模式,通过君主公开认定以及官方出资刊刻的方式赋予特定史籍以王朝正统的含义。钦定正史模式的最终形成亦成为清王朝政治及文化统治臻于鼎盛的标志之一。耐人寻味的是,自乾隆朝后,有清一代还发生了另外一次,也是最后一次钦定正史的行为,其性质和内容与乾隆朝相似,而时代背景和最终结局则呈现明显的反差。此次钦定正史发生在政局衰颓的清朝末年,其时光绪帝、宣统帝以及南书房、国史馆官员均对此事给予了普遍重视,却以未果而告终。本文拟详细梳理清末最后一次钦定正史的前后经过,以期揭示在清末民初时代的演进过程中,钦定正史行为与王朝政治统治间的联系,并兼论清人正史观念的转变。

清朝末期 钦定正史 政治制度 史料研究

阚红柳

国内会议

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937-948

2012-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