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寇连材之死与“烈宦”的诞生

  光绪二十二年太监寇连材因为违制递折子而被慈禧处死之事迄今不能得到完全的澄清。一个无法证实的折子,衍生出来了一连串的故事和情节,最终树立起一位在宫廷斗争中正义凛然的“烈宦”形象。特别是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极力讴歌寇连材的“忠直”,使得寇氏在近代史的叙述谱系中始终以支持维新的正面人物出现,并早己深入人心。然而,从寇氏被杀后京城清流士大夫的赞誉,到戊戌政变后康、梁出于保皇立场的宣扬,再到民国时期大量野史、掌故和文艺作品对其事迹的激情创作,寇氏的历史形象其实经历了一个不断构建的过程。寇连材的“事迹”和“烈宦”形象,很大程度上都是被人们被构建出来。 “烈宦”诞生的背后,隐藏着他人不同的政治诉求和利益取向,人们心目中的寇连材是被“打扮”出来的。

人物形象 烈宦 寇连材 晚清时期

马忠文

国内会议

清帝逊位与民国肇建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516-534

2012-06-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