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市老年人膳食结构及代谢状况八年变迁研究

  目的:探讨北京市老年人膳食结构及代谢状况在1992和2000年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北京老龄化纵向研究中在1992年和2000年均完成血生化检查的698人,提取其生化检查、膳食调查等相关信息,采用潜在类别分析技术提取其在1992年时的膳食结构,根据膳食频率对膳食结构的类别进行命名。保持膳食结构分类不变对老年人在2000年的膳食特点进行描述,对代谢指标变化进行差异性检验。结果:北京市老年人的按照膳食结构可以分为三类:营养充足型(314人,45.0%),中间型(259人,37.1%)和主食肉类为主型(125人,17.9%)。除舒张压、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外,各组生化指标在2000年的水平均高于1992年。结论:不同膳食结构的老年人八年后膳食习惯和代谢指标的变化量不同,但其关联性需要进行加入时间依从协变量的多因素分析以排除混杂因素。

老年人 膳食结构 代谢异常 潜在类别分析技术

王玮 汤哲 李霞 高琦 孙菲 刁丽君 郭秀花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北京市临床流行病学重点实验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流行病学和社会医学部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系

国内会议

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家庭医学学院首届研究生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128-136

2012-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