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肝癌肝肾阴虚证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差异基因的研究
目的:探讨原发性肝癌肝肾阴虚证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的特征性差异基因。方法:选取肝肾阴虚证与非肝肾阴虚证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肝肾阴虚证肝癌患者为实验组,以非肝肾阴虚证肝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选用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研究肝肾阴虚证的基因表达谱。结合SAS软件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基于Gene-Ontology和KEG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功能(Gene ontology,GO)和通路(pathway)注释,并选取显著性差异基因构建共表达网络图。扩大样本量,运用实时荧光定量与蛋白免疫印迹方法分别从mRNA及蛋白层面对基因显著性差异基因进行验证。结果:肝肾阴虚证组和非肝肾阴虚证组间存在差异基因表达特征图谱,获得差异表达基因共615个。G0注释后,差异基因表达具有278个显著性功能差异。其中功能主要涉及跨膜转运、细胞周期停滞、细胞转录、诱导凋亡等。Pathway标记后,上调差异基因参与显著性信号转导通路16项,下调差异基因参与显著性信号转导通路10项,包括抗原加工与递呈转导通路、代谢途径转导通路、细胞周期转导通路、蛋白质输出转导通路等。差异基因构建共表达网络图,筛选出3个显著性差异基因(SEC62”SEe62 homolog(S.cerevisiae)”、CCNB1”cyclin B1”、BIRC3”baculoviral IAP repeat-containing 3”)。扩大样本量进行验证,肝肾阴虚证肝癌患者在基因SEC62、CCNB1、BIRC3中的mRNA(P<0.001、P<0.001、P=0.001)和蛋白表达水平(P<0.01)均显著低于非肝肾阴虚证肝癌患者。结论:从基因组学的角度反映出肝肾阴虚证肝癌患者与非肝肾阴虚证肝癌患者之间存在着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证实我们提出的关于证实质的假说,即”证”是多基因在mRNA和/或蛋白质水平发生改变并导致人体偏离正常的状态。
原发性肝癌 基因差异表达 信号通路 基因芯片技术
翁莉 杜鹃 何文婷 凌昌全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中医科, 上海 上海, 200433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41-148
201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