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狭叶柴胡的解热作用
目的:采用GC-MS代谢组学技术研究狭叶柴胡(红柴胡)的解热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不同剂量(40、20、10 g/kg)红柴胡提取物及阿司匹林(100mg/kg)对皮下注射20%干酵母混悬液致SD大鼠发热模型进行干预,观察造模后第5、6、7、8、9、10 h大鼠的体温变化;同时采集第10h血浆,进行GC-MS代谢组学分析,并寻找发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结果:阿司匹林具有很好的解热效果,在给药2h后体温就降至与空白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剂量的红柴胡提取物均可使发热大鼠的体温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解热效果与剂量有关,高剂量组起效较快,在第一次给药1h后与模型组比就有极显著性差异(P<O.01),中剂量组在第二次给药1h后效果达到最好,与空白组比无显著性差异(P>O.05),低剂量组在各个时间点与模型组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解热曲线波动较大,说明药物也在干预体温的升高,只是没有达到显著性效果的剂量;找到了与发热有关的17个潜在生物标志物,且不同剂量组均能回调这些标志物。结论:红柴胡具有良好的解热效果,解热效果与剂量有关,中剂量效果与阿司匹林相当;红柴胡可能从酶抑制作用、神经递质、糖脂代谢、氨基酸及能量代谢等多层面协同发挥作用,具有多靶点性。
狭叶柴胡 代谢组学技术 解热作用 实验药理
王东琴 李晓伟 张福生 邢婕 李震宇 秦雪梅
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 山西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西 太原 030006 山西大学中医药现代研究中心,山西 太原 030006
国内会议
杭州
中文
606-614
201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