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体弥补“一简对多繁”的缺陷
本文主要探讨“一简对多繁”的情况。根据香港中国语文学会“书同文课题组”的研究,通用类的“非一一对应简繁字”有100组左右,学术类的“非一一对应简繁字”有200组左右。其中“一简对多繁”,是指一个简化字对应两个或两个以上繁体字,究其根源,是当初以“同音代替”做为一种重要的简化方式而造成的。
汉字整理 简化方式 传统文化 结构调整
李树德
浙江温州大学城市学院
国内会议
上海
中文
59-62
201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