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美国哥伦比亚河下游及河口地区基于生态系统的湿地保护与恢复工作--哥伦比亚河口生态系统恢复工程

  美国西北太平洋地区进行的哥伦比亚河河口生态系统恢复项目可以为中国三峡库区消落带的友好型利用的研究和开发活动提供借鉴经验,该项目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的理论与方法降低联邦哥伦比亚河电力系统开发活动带来的环境影响,并开展哥伦比亚河下游及河口地区的生态系统研究、保护与恢复工作。哥伦比亚河流域的农业、工业以及水利开发等人类活动给哥伦比亚河下游至河口地区长达235km的河口湿地区域以及区域内80%的潮感淡水水系带来了严重影响,表现在食物网的破坏,大型碎屑物流的减少以及供三文鱼育幼及避难的栖息地破坏等方面。恢复项目主要包括5个方面的目标:1)理解影响生态系统的主要控制因素,比如水利工程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影响;2)保护和恢复影响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因素,比如重建湿地区域与主航道的连通性;3)增加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比如清除入侵物种以及恢复受威胁的盐沼湿地;4)维护和增强系统过程,比如重建食物网;5)增强鲑鱼的生态系统功能,比如增加生活史多样性,提高孵化率、增长率和成活率。为了达到以上目标,CEERP实施了一项适应性管理的一系列工程项目。介绍了适应性管理的一个年度中5个循环阶段:帮制定战略、决策、行动、监测/研究以及评估。结尾处对三峡库区的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提出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

生态工程 湿地恢复 运行模式 资源利用

Gary E.JOHNSON Blaine D.EBBERTS Ben D.ZELINSKY

西北太平洋国家实验室,海洋科学实验室,波特兰,俄勒冈州,美国 97204 美国陆军工程师兵团,波特兰,俄勒冈,美国 97204 溥纳维尔电力管理局,波特兰,俄勒冈,美国 97208

国内会议

三峡水库湿地保护与生态友好型利用国际研讨会

重庆

中文

8-14

2011-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