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脑卒中社区康复评定方法商榷

  目的:检验现行脑卒中评定方法在社区康复中应用的实际效果及评价社区脑卒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0.7~2007.11,选择脑损害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共337例进行初评,屏除单肢瘫、截瘫、三肢瘫,共得一侧偏瘫患者332例,评定标准采取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指定的《肢体残疾康复训练档案》和《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其中32例由于健侧肢体代偿能力强,上述2法评定得分均较高,未对此32例进行终评,仅依Brunstrom表进行评定。300例患者进行社区康复训练。康复训练方法为运动疗法及传统康复手段,康复周期为6个月。结果:300例偏瘫患者中115例接受日常生活能力终评,总有效率75.6%。32例健侧代偿较好的患者接受《Bru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总有效率87%。结论:脑卒中社区康复是肯定有效的疗法,成本一效益比值较高,经济而有效率。现行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定方法存在着健侧代偿掩盖患者功能障碍的弊端,不利社区对这类患者的科学评定和开展康复训练。建议:1、对现行综合能力评定表进行改进,将患侧功能障碍程度对生活能力综合评分进行权重,减弱健侧代偿比重,有利重视对患侧康复的推进。2、现行评定标准中应增加必须双侧肢体协调才能完成的运动,提高康复终末质量。

脑卒中 偏瘫 康复训练 疗效评价 生活质量

张晓林

北京市第二医院

国内会议

北京市第一届残疾人康复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338-342

2008-10-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