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Ⅰ、Ⅱ期乳腺癌累及乳头乳晕的可能性分析

  目的:研究Ⅰ、Ⅱ期乳腺癌乳头乳晕复合体的受累概率,分析保留乳头乳晕复合体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可行性。方法:对692例已行改良根治术的Ⅰ、Ⅱ期乳腺癌患者,术后乳头乳晕复合体行正中切面取材做病理检查,了解乳头乳晕复合体受累情况。结果:692例乳腺癌中,14例见乳头乳晕复合体受累,受累率为2.2%。14例累及乳头乳晕的患者中,7例位于乳头乳晕下,7例肿瘤边缘距乳晕的距离均≤2.0cm;不论肿瘤在何象限,累及乳头乳晕的肿瘤最大径均≥2.0cm;92%(13/14)的患者腋淋巴结为阳性。结论:肿瘤的最大径,肿瘤边缘距乳晕的距离,腋淋巴结受累,乳头的歪斜或凹陷等异常体征与乳头乳晕复合体受累密切相关,而与病理类型和肿瘤所处的象限关联不甚密切。临床Ⅰ、Ⅱ期乳腺癌患者同时满足下列条件者:(1)肿瘤的最大径≤3.0cm;(2)肿瘤边缘距乳晕的最短距离≥3.0cm;(3)乳头无歪斜、凹陷、糜烂、溢液、溢血等异常体征;(4)腋淋巴结无明显肿大。满足上述条件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不适合或不愿行保乳手术者,可以考虑行保留乳头乳晕的改良根治术,术中对乳头乳晕下组织多点取材行快速冰冻病理检查进一步了解乳头乳晕是否受累,确立乳头乳晕无受累后行即时或延时乳房再造,不失为一种可行的治疗措施。

乳腺癌 乳头乳晕复合体 乳房切除术 临床观察

张斌明 郭雁翔 杨碎胜 姜专基 杜延泽

甘肃省肿瘤医院乳腺科

国内会议

西部放射肿瘤暨综合治疗学术研讨会暨中华放射肿瘤学分会规范放射治疗研讨会(西北区)

兰州

中文

167-169

2008-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