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老子哲学的公理化诠释

  笔者的诠释思路是,抓住《老子》中“一以贯之”者——“有无相生”,进而对老子哲学的基本概念进行阐析。具体可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老子哲学的逻辑可能性;第二,老子哲学的逻辑一致性。前者侧重于对老子哲学的逻辑建构,后者则将前者的逻辑建构应用于现实,使它接受现实的检验。在逻辑建构部分,本文将《老子》开篇的六个概念(道、有、无、名、物、为)作为初始概念,“有无相生”作为初始命题。并以此为基础,将“有无相生”这个初始命题与各初始概念一起应用于现实和思维的各个领域,从而形成了新的概念和新的命题。正是这些新概念、新命题、初始概念、初始命题建构了老子哲学的宏大体系。

老子哲学 逻辑构建 知识性诠释

卢雁

中国人民大学现代逻辑与科学技术哲学研究所

国内会议

2008北京地区哲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论坛

北京

中文

562-567

2008-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