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重症肝病合并真菌感染后抗真菌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

  目的:探讨重症肝病合并真菌感染后抗真菌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方法:对480例患者记录年龄、性别、肝病诊断和转归、住院天数;以及患者真菌感染前抗菌素和激素使用,真菌感染时间,感染前患者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N#),肝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A),治疗后真菌感染控制情况等指标。将抗真菌感染治疗后患者体温恢复正常、血象恢复至感染前水平、真菌学涂片或培养阴性、影像学检查恢复至感染前水平的患者归为有效组,将治疗后体温、血象、真菌学检查和影像学无好转者归为无效组。以出院时患者主要疾病的综合疗效判断预后,将患者分有治愈、好转、无效和死亡。结果:1.重症肝病合并真菌感染病例480例,其中412例(79. 1%)属医院感染。病人平均住院时间45. 2±44. 7天,死亡185例(病死率36. 6%),略低于文献报道的45. 5-67. 4%;2.不同肝病伴真菌感染的患者经抗真菌治疗后效果有显著差别,重型肝病患者治疗有效率最低;治疗前抗菌素及激素应用时间也对真菌染后治疗效果有显著影响,抗菌素和激素应用时间越长,真菌感染控制难度越大。结论:感染真菌种类是抗真菌治疗效果的有效预测指标。

重症肝病 真菌感染 抗真菌治疗 临床疗效

闫涛 王慧芬 苏海滨 林芳 许海苗 赵鸿 李雷 牟劲松 李晨

解放军第302医院重症肝病科 100039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

洛阳

中文

404-408

2007-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