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RS人工肝治疗重型乙肝肝衰竭10例临床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MARS)人工肝治疗重型乙肝肝衰竭10例临床应用。方法: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MARS人工肝治疗,辅以20%人体白蛋白支持疗法。治疗前患者于股静脉置入单针双腔管建立血液循环通路。治疗时根据凝血酶原时间(PT)和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调整肝素用量,对患者进行持续性床边心电图、血压、氧饱和度及体温监测。MARS治疗前后,检测肝肾功能、血象、电解质、血氨、血凝等并进行分析对比,并观察MARS治疗中、治疗后临床症状的改变及不良反应等。结果:治疗后患者自觉症状如乏力、腹胀症状减轻,食欲增加,精神好转,治疗前、后肝、肾功能指标不同程度改善,电解质失衡可明显改善,血氨明显下降,血凝、血细胞分析各项指标无明显差异;10例经MARS人工肝治疗后死亡3例,存活率为70% (16/26),其中1例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死亡,2例慢性乙型重型肝炎晚期合并肝肾综合征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成功地过渡到肝移植并成活;在治疗过程中,2例患者出现发冷、恶心、呕吐,过敏反应,对症处理后均可缓解,无其它特殊并发症。结论:由于目前总的治疗例数尚少,对MARS的疗效需进一步观察总结。
重型乙型肝炎 肝功能衰竭 分子吸附再循环系统 人工肝治疗 临床应用
杨宏丽
山东省千佛山医院消化内科 250014
国内会议
洛阳
中文
512-513
2007-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