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骤停拉米夫定致重型肝炎1例

  本文报道1例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在持续服用拉米夫定100mg/日抗病毒治疗3年,当骤然停用2个月后病情突然恶化。入院时肝功能:TBil 20.7μmol/L,ALT331U/L,AST 824U/L。血清HBVDNA定量:由8.3×103copy/ml升至2.4×106copy/ml。治疗1周,TBil 54.7μmol/L,DBil 20.2μmol/L,ALT 295U/L,AST 279U/L。治疗2周后病情加重,TBil 220.1μmol/L,DBil 111.7μmol/L,ALT 184U/L,AST 148U/L。PT 25.5秒(PTA 18.0%)。治疗3周后病情显著恶化,出现极度乏力及严重消化道症状,腹水征(+),TBil490.5 μ mol/L,DBil 228.6μmol/L,ALT 54U/L,AST82U/L。PT 30.8秒(PTA 13.7%)。诊断: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重型(腹水型、中期)。住院治疗40天后,抢救无效死亡。拉米夫定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已得到证明,可使病人获得病毒学、肝脏生化功能和肝脏组织学的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本文系代偿期肝硬化患者,不属拉米夫定最佳适应症,停药后2个月导致病情加重,形成慢性重型肝炎。分析其发生原因:①慢性肝炎自然活动加重;②出现YMDD耐药变异株;③拉米夫定对免疫系统的作用。代偿期肝硬化患者停用拉米夫定后致病情恶化,尚属少见,应引起重视。从目前临床实践的观点出发,对于每一个就诊和求治的慢性乙型肝炎病人,应仔细了解病人的病情、病程、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权衡利弊,与病人说明治疗带来的利益和风险,并与病人探讨,取得病人同意后,再下决定。在治疗过程中,要求病人合作,按时服药,定期随访,并对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和反应作出及时处理。

慢性乙型重型肝炎 拉米夫定 疗效评价 肝硬化

许青田 郝红梅

河南省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传染科

国内会议

第三届全国重型肝病及人工肝血液净化学术年会

洛阳

中文

677-679

2007-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