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生物型组合人工肝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非生物型组合人工肝血浆置换(PE)联合血液滤过(HF)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和机制。方法:58例重型肝炎患者在内科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PE+HF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临床表现,监测治疗前后肝。肾功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内毒素、一氧化氮(NO)及中分子物质(MMS)水平的变化。并比较首次治疗时机的选择及治疗频度对人工肝治疗效果的影响。结果:重型肝炎患者经人工肝治疗后,意识障碍、黄疸、乏力、腹胀等症状明显改善,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PTA)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尿素氮(BUN)、总胆红素(Tbil)、TNF-α、IL-6、内毒素、NO及MMS水平明显下降((P<0.05~0.01))。首次治疗时期不同,好转率差异有显著性(早期78.9%、中期75%、晚期(;P<0.05);治疗2次以上者死亡率较仅治疗1次者低。结论:PE与HF两种非生物型人工肝的有效组合,可以起到优势互补、相互弥补弊端的作用,对大、中、小分子量的毒素均有清除作用,是目前较为成熟、完整的肝脏替代疗法。掌握恰当的治疗时机和治疗频度,效果更佳。
重型肝炎 血浆置换 血液滤过 临床观察 疗效评价
王凯 赵显国 李素珍 王欣芳 张蓓蕾 于爱萍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净化中心
国内会议
洛阳
中文
712-716
2007-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