α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HBVDNA动态变化及其意义的研究
目的:研究α2a-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HBV DNA定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方法:57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给予α 2a-干扰素3MU,肌肉注射,每周三次,疗程6个月。停药后随访至12个月。观察患者血清HBVDNA定量和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动态变化。结果:1.完全应答组治疗1月后,血清HBV DNA定量显著降低(6.49±0.68~3.99±0.91)log10,明显低于部分应答组(7.31±0.85~5.63±1.31)l0g10和无应答组(7.76±0.90~6.69±1.42)log10,P<0.05。疗效不同的三组患者经过1个月的治疗,血清HBV DNA定量分别下降2.50±0.44log10,1.62±1.12 log10,1.05±1.35 log10。多因素分析表明:干扰素-α 2a治疗1月后血清中HBV DNA定量水平是疗效预测的独立相关因素(x2=3.30,P=0.07)。2.治疗结束随访至12个月时三组患者血清ALT水平,HBVDNA定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反弹(ALT:应答组24.29±4.89~53.82±23.18;部分应答组43.05±25.52~87.13±32.25;无应答组92.53±48.15~101.33±52.29。HBVDNA:应答组3.00±0~5.38±2.31;部分应答组5.29±1.85~7.17±1.14;无应答组7.26±0.99~7.22±1.55)。结论:治疗1个月后患者的血清HBV DNA定量下降2log10是干扰素-α2a治疗应答预测的独立因素。抗病毒治疗预测有效病例,还应延长治疗疗程。
慢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药物 临床药理 疗效评价
王玉华 韩忠厚 曹丽华 陈爱君 赵雅君 彭勋 马万林 赵鸿
河北秦皇岛市第三医院 066001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感染疾病科 100034
国内会议
洛阳
中文
283-287
2007-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