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促進兒童多元發展之蒙學教材《三字經》宜編入正式課程施教

  自民国初年废除读经以来,《三字经》备受冷落已有好几十年,这种景况同样见於蕞尔小城的澳门。虽然最近几年,澳门有个别学校将《三字经》列为课外读物,让儿童学习;但与昔日家传户晓、儿童必读的情况相比,不可同日而语。其实,现今小学语文教材,文字以显浅的语体为尚,文言古诗甚少见;内容以日常的生活为主,传统文化不多谈,较之《三字经》,无论是内容,或是形式,远远有所不逮。<br>  《三字经》是国学、语文、常识、历史、教育、公民道德,共冶一炉的教科书。文字显浅而有启发性,词义深邃而富真感情,音韵铿锵,声律和谐,诵读顺口而易记。这样的一本好书,列为课外读物,未免可惜。宜将之编入正式课程施教,以增强儿童的语文能力,充实人文素养。<br>  本文主要分两大部分——《三字经》的内容和形式。内容方面,阐释教学的目的、方法、态度和教材——基本名物、天文历史、伦理道德等传统文化。形式方面,阐述常见的字词、谐协的音韵、多样的句式、繁富的修辞。由此揭示《三字经》确是一本兼备认知、技能、情意等多元教育功能的教材,确实有必要编入正式课程施教,让儿童好好学习。

儿童教育 语文教材 课程设置 传统文化

老志鉤

澳門大學教育學院

国内会议

2006年华人社会的教育发展学术研讨会

澳门

中文

398-402

2006-04-2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