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对立走向交涉--福建事变前后的西南与中央
西南与中央之间的对立是从1931年京粤对峙的局面演变而成。“西南问题”是30年代中央政府在推行“统一化”政策过程中的最大障碍。本文试图通过还原福建事变前后西南与中央从对立走向交涉的过程,探讨在因外力入侵引发的救亡统一的民众心理背景下,面对中央统一化政策的压力,西南是如何因应的。指出:福建事变前后,受西南内部因素影响,和南京内部迎胡倒汪运动的推动,西南和中央开始从对立走向交涉。交涉之初,西南因握有解决事变之关键,在“制的问题”和“人的问题”上均不肯迁就丝毫,交涉结果所获甚微。福建事变后,中央凭借“地利”、“人和”之机,开始积极推动统一化进程,结果却为割据依旧。
抗战时期 福建事变 中央政府 国民政府
罗敏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41-60
2005-1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