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雷电冲击电流试验设备实现方法的研究
本文从标准雷电流波形的要求出发,对两种雷电流波形(8/20gs和10/350μs)的产生原理进行了深入的理论分析,并利用pSpice电路仿真软件对这两种波形进行了仿真。理论分析和电路仿真的结果都证明:8/20ps的产生相对较容易,主要通过调节主电容、电感以及主电容的充电电压,从而控制波形的波头波尾时间及峰值电流,难点在于控制反峰在20%以内,这主要通过调节电阻和电感参数从而改变衰减系数来实现;对于10/350~s波形的产生,相对比较复杂,其难点在于波头波尾时间的调节,单独通过调节主电容、电感及电阻调出10/350μs的波形的难度在于产生大电流时需要庞大的电容器和巨大的能量。本文提出了通过Crowbar电路来调出此波形,大大减小了设备的体积和能重,Crowbar电路实现此波形的难点仅在于控制其触发时间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随着光电触发技术的成熟这一问题已经得到了较好的解癜决。本文在理论分析和电路仿真的基础上,按照本文的观点制造了真实的设备实现了以上两种波形,不仅验证了电路的正确性而且为以后此领域的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好的冲击电流设备及理论参考。
高电压技术 雷电冲击试验 试验装置 仿真模型
杨永明 李军科 周佳 楼颂森 艾晓宇 冯敬华 谭润泽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 北京华天机电研究所有限公司 100143
国内会议
江西赣州
中文
197-204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