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超声诊断及病理分析

  目的:探讨孤立性纤维性肿瘤(SFTs)超声诊断学表现,对比其与病理学的关系,提高对孤立性纤维性肿瘤的认识和诊断,评估超声诊断学在SFT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孤立性纤维性肿瘤超声诊断学表现,以及病理形态学和免疫表型。结果:6例中2例发生于盆腔,颈部、腹壁、颊部、颧部各1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局部肿块及相关部位的占位效应导致相应的非特异性临床症状。结论:SFT因有完整的包膜,故多为边界清晰或尚清的低回声团块,内回声不均或欠均,彩色多普勒显示部分内可见血流信号。超声虽然不能精确诊断,但因能够反映肿块的组织性质与结构,可以对肿块进行立体的观察,更可以观察肿瘤的血液供应、及血流动力学,辅助诊断肿块的良、恶性。在首诊、筛选及鉴别诊断上,有重要作用。

孤立性纤维性肿瘤 超声诊断学 病理机制 临床应用

肖潇 肖后生 杨杰

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超声诊断科(242000) 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内科 安徽省宣城市人民医院病理科

国内会议

2012中国·北京超声医学学术大会

北京

中文

756-757

201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