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固定技术动态矫形治疗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
目的:观察结合固定技术治疗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5年10月至2009年12月,共治疗27例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患者。男19例,女8例:平均年龄53岁(23~62岁)。初次受伤至最终矫形术平均间隔18个月(12~36个月),其中23例患者曾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前常规行X线及CT检查。均行腓骨旋转延长截骨植骨内固定,胫骨远端下胫腓联合平面上开放截骨外固定架固定。应用美国骨科足踝外科协会(American Orthopedic Foot Ankle Society,AOFAS)踝关节功能评分系统进行评分。结果:21例获得完整的随访资料,随访时间12-45个月(平均28个月)。所有随访患者均无感染、畸形复发等发生。影像学随访显示于术后平均12周(10-14周)骨愈合,力线恢复正下常。术前踝关节AOFAS评分为21-47分(平均29分),术后12个月评分为56-91分(平均81分),优良率82.5%。2例术后出现足外侧皮肤感觉麻木。2例患者因严重创伤性关节炎分别于术后20个月和术后2年行踝关节融合术。结论:通过对于踝关节骨折畸形愈合的患者,内外结合固定技术恢复踝关节力线、腓骨长度和旋转及踝穴的匹配,踩关节功能获得满意效果。
踝关节骨折 畸形愈合 骨外固定 动态矫形 疗效评价 术后随访
谢鸣 黄若昆 赵晶晶 肖凯 秦泗河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足踝外科 430033 北京市垂杨柳医院矫形外科,北京市肢体残疾矫治中心 100024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00-106
2012-04-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