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稚陰稚陽學說及對兒科臨床的指導意義

  “稚阴稚阳”一词首见于清代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解儿难》一文,“稚”是指幼嫩尚未成熟,“阴”是指机体的精血、津液及脏腑、筋骨、脑髓、血脉、肌肤等有形之质;“阳”是指脏腑的各种生理功能。“稚阴稚阳”包括了机体柔嫩、气血未盛、脾胃薄弱、肾气未充、腠理疏松、神气怯弱、筋骨未坚等特点。吴鞠通的稚阴稚阳理论反映了祖国医学的整体观,是对“体属纯阳”学说的发展。

儿科疾病 中医治疗 稚阴稚阳理论 临床应用

陳禧

福建省福安市中醫院

国内会议

第九届海峡两岸中医药学术交流大会

福州

中文

224-226

2010-09-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