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缅甸以硬玉为主翡翠的结构与宝石学意义

  以硬玉为主、不同结构和显微组构的翡翠其致密、坚韧程度和透明度表现出极大差异。将翡翠的结构分为两类:(Ⅰ)原生结构(Ⅱ)变质变形重结晶结构。Ⅰ类翡翠结构为粗粒马赛克状,花岗状或放射状结构,并且部分晶体有化学成分环带。Ⅰ类结构的翡翠通常比较疏松,质地较粗,玉性不足。Ⅱ类翡翠粒度较细,通常由粗粒硬玉经过变质变形作用形成,表现出有优选方位定向、机械双晶、剪切带、亚颗粒化,高角度锯齿状颗粒边界或“泡沫”状结构。这类结构的翡翠通常质地细腻,玉性显著。研究翡翠结构对宝石鉴定、原石评估、翡翠工艺品的设计、制作和鉴赏都有所助益,并在地质学上为其形成过程以及所经历的变质变形作用提供了证据,这些过程可能与实皆走滑断裂带有关。另外,此次研究表明:纤维交织结构在缅甸翡翠中极少存在,非典型结构,建议在翡翠的结构描述中废除“纤维交织结构”这一术语。

翡翠 硬玉 结构特征 宝石学 缅甸

施光海 王夏 储彬彬 崔文元

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北京 100083 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学院,北京 100871

国内会议

2009中国珠宝首饰学术交流会

北京

中文

121-124

2009-1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