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陆地棉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和纤维品质性状QTL分析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纤维作物和第二大食用油来源。陆地棉 (Gossypium hirsutum L.) 产量占全世界棉花纤维总产的92%以上。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改良难度大,并且与皮棉产量呈显著负相关。分子标记技术的发展、QTL定位研究为同步改良棉花产量和纤维品质性状提供了新的策略。本研究选用陆地棉杂交种欣杂1号分离群体,构建遗传连锁图谱,进行纤维品质性状QTL分析。<br>  采用SSR标记构建遗传连锁图谱。选用16405对SSR引物,筛选出450个双亲之间具有多态性的标记,应用于欣杂1号的F2群体遗传分析、构建遗传连锁图谱。该图谱包含421个位点,49个连锁群;基于前人定位的骨干连锁群,44个连锁群定位于26条染色体。图谱覆盖陆地棉基因组3814.3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8.89 cM,约占陆地棉基因组总长度的73.35%。<br>  纤维品质测试,取中部混合纤维样15 g送农业部棉花纤维品质检测中心HVI900检测5个品质指标。纤维样品分别来自3个世代4个环境:2007年海南F2单株、2008年曲周F2∶3株系和沧州F2∶3株系,以及2009年曲周F2∶4株系。采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定位纤维品质性状QTLs 39个。其中,纤维长度12个、整齐度5个、比强度9个、伸长率7个、麦克隆值6个。其中,在4个环境中均被检测到纤维长度的主效QTLs qFL-chr5-2 和 qFL-chr14-2。<br>  利用多世代多环境下稳定遗传的主效QTL,在陆地棉育种中可以借助分子标记显著提高选择效率。

陆地棉 连锁图谱 纤维品质 分子标记 辅助育种

梁清志 荣义华 付永红 梅汉成 闫显会 张清伟 黄梅芳 华金平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7 襄阳市农业科学院,湖北 襄阳 441057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北京 100193

国内会议

中国棉花学会2012年年会暨第八次代表大会

山西运城

中文

85-85

2012-08-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