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平衡针在院前急救中对眩晕治疗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平衡针在院前急救中对眩晕治疗效果。方法:本试验采用随机—安慰剂对照-第三方盲法方案,把68例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在此基础上分别给予平衡针及“假穴位”针刺治疗,评价治疗后15分钟及60分钟前庭症状指数(VSI)评分及安全指标。结果:(1)两组治疗后15分钟VSI评分比较,头晕、视觉敏感、恶心呕吐、头痛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平衡障碍、眩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60分钟VSI评分比较,眩晕、头晕、恶心呕吐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衡障碍、视觉敏感、头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1小时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 。结论:在院前急救中平衡针治疗对眩晕疗效明显,有良好的安全性。

院前急救 平衡针 眩晕 疗效评价

杨时鸿 龙亚秋 郑珊珍 覃小兰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附属医院 广东省广州市 510370

国内会议

2012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1-6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