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日本血吸虫TOM34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

  背景:线粒体的外膜转运酶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将这些线粒体前体蛋白运输到线粒体内,在线粒体前体蛋白进入线粒体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日本血吸虫线粒体外膜转运酶34基因(SjTOM34)可能对其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42d日本血吸虫成虫cDNA中扩增SjTOM34基因,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应用实时定量RT-PCR方法分析了SjTOM34基因在日本血吸虫不同发育阶段虫体中的表达状况。构建了SjTOM34基因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并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表达,Western blotting分析了重组抗原的免疫原性及该蛋白在不同发育阶段虫体中的表达情况,利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了该蛋白在虫体内的分布情况。结果:获得了SjTOM34的基因序列,其开放阅读框(ORF)为1083bp。该基因在所检测的不同发育阶段童虫和成虫中均有表达,其中在35d虫体中的表达量略高于其他时期的虫体。成功构建了重组的原核表达质粒并且在大肠杆菌中获得表达,重组蛋白在上清和沉淀中都有存在,并且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在所检测的各时期虫体中均可检测到该蛋白的存在,并且主要分布在虫体的实质组织中。结论与意义:获得了日本血吸虫SjTOM34基因,初步明确了该基因在日本血吸虫童虫和成虫中的表达情况,及在成虫中的分布,为进一步研究该基因的生物学功能及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日本血吸虫 线粒体外膜转运酶34基因 基因克隆 作用机制

洪炀 李祥瑞 林矫矫 李学珍 傅志强 石耀军 陆珂 杨健美 朱传刚 苑纯秀 李浩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防治动物血吸虫病专业实验室,上海 200241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南京 210095 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农业部动物寄生虫学重点开放实验室,国家防治动物血吸虫病专业实验室,上海 200241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南京 210095

国内会议

2012年全国农学博士后学术论坛

福州

中文

245-255

2012-07-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