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行街景观特色的构成要素实证研究
步行街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一直是我国城市建设的焦点,而大规模的建设却缺乏完善的景观建设评价标准,对步行街景观特色构成要素的研究有助于把握大众对我国步行街景观特色的偏好,优化步行街景观环境的设计与建设。引入认知心理学理论与方法,在剖析步行街景观特色认知过程与模式的基础上,制定调研步骤及筛选方法。通过对我国5条有代表性的步行街的实证研究,从使用者群体特征和偏好特征入手辨析了我国步行街景观特色现状和使用者的认知需求特征;根据注意和记忆的偏好特征,再次收集使用者及专家调研数据,筛选出步行街景观特色构成要素,并用AHP层次分析法进行了要素细分和权重计算。得出步行街景观特色构成要素重要性由高到低的次序为:建筑、活动、绿化与水景、空间、环境小品、外环境、路面,以期为今后步行街景观特色塑造提供参考。
步行街 景观特色 构成要素 认知过程
刘婕 余柏椿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广州 510060 华中科技大学,武汉 430074
国内会议
桂林
中文
1-14
201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