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混可燃气体激光点火的实验研究
利用峰值功率在10 2-3 W的自由振荡脉冲激光和煤靶的相互作用,诱导出慢速膨胀的等离子体。利用这种等离子体成功点燃了氧气和氢气预混的可燃气体。试验结果表明:在激光和靶的相互作用过程中,靶面由于加热而发射出带电微粒和自由电子。在大气环境下,自由电子、光子和气体分子通过逆韧致辐射过程将焦点附近的气体分子迅速电离,形成慢速膨胀的等离子体。利用CN自由基发射光谱与振动和转动温度的对应关系,测量了等离子体的振动温度和转动温度;利用四幅连拍相机,拍摄了等离子体的膨胀过程。当这种过程发生在预混可燃气体中时,等离子体的膨胀受到消弱,其原因在于气体在点火过程中,由于自由基产生需要吸收来自等离子体的能量。拍摄的不同时刻的OH自由基发射光谱的特征说明:在点火的初期,过程为吸热过程,尽管可以看到OH自由基的光谱,但是其光谱轮廓具有低温的特征;一定时期后,进入自由基复合放热过程,OH自由基周围的光谱开始出现,并且自由基具有温度较高的特征。
预混可燃气体 自由振荡脉冲激光 等离子体 激光点火方式 OH自由基
杨乾锁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高温气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北京100190
国内会议
哈尔滨
中文
1-10
2011-08-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