块体非晶合金剪切带的原子力纳米压痕行为
室温下的非晶合金塑性变形极易形成局域化剪切带,发生非均匀变形,因而,关于剪切带的研究对于揭示非晶合金塑性变形机理具有重要意义。而剪切带通常非常狭小,其理论计算厚度或透射电子显微镜观测厚度仅为 10-20nm,因此,采用常规手段直接测量剪切带的力学行为非常困难。本文尝试对传统压痕实验形成的Fe-基非晶合金剪切带进行原子力显微镜(AFM)纳米压痕实验,直接获取剪切带的硬度,并对压痕形貌进行实时原位观测,探讨块体非晶合金塑性变形局域化的原因。结果表明:剪切带区域的压痕残余深度比带间和非变形区域大,剪切带区域的硬度值比非变形区域的硬度值降低了约10%,说明塑性变形过程中过剩自由体积的产生,使剪切带结构发生软化。
非晶合金 剪切带 纳米压痕 剪切带硬度 塑性变形
许福 彭建 龙志林 张平
湘潭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湖南省湘潭市 411105
国内会议
长沙
中文
1-6
2010-06-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