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孤束核内皮素-1(1-31)心血管效应机制

  目的:观察内皮素-1(1-31)”ET-1(1-31)”在大鼠孤束核(NTS)产生的心血管效应,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雄性SD大鼠79只,其中50只随机分为双侧NTS注射组、单侧NTS注射组和人工脑脊液(aCSF)组,分别在双侧或单侧NTS微量注射ET-1(1-31)(0.5-2pmol)或aCSF(100nl),观察ET-1(1-31)在NTS内的心血管效应。11只大鼠观察ET-1(1-31)(1pmol))在NT5水平对动脉压力反射功能(BRS)产生的影响。其余19只大鼠分别预先给予ETA受体拮抗剂BQ123、ETB受体拮抗剂BQ788、非选择性谷氨酸受体拮抗剂犬尿烯酸(KYN)或对照(aCSF),探讨ET-1(1-31)在大鼠N73内产生的心血管效应机制。结果:在大鼠NTS双侧或单侧微量注射ET-1(1-31)(1 pmol)剂量依赖性降低大鼠血压并减缓心率。NTS双侧微注射ET-1(1-31)(1pmol)显著减弱大鼠BRS(P<0.05)。ETA受体拮抗剂BQ123或KYN显著减弱单侧NTS微量注射ET-1(1-31)(1 pmol)产生的降低血压和减缓心率作用。单侧NTS注射ETB受体拮抗剂BQ788不影响单侧NTS微量注射ET-1(1-31)(1pmol)产生的降低血压和减缓心率作用。结论:1.NTS微量注射ET-1(1-31)能降低麻醉大鼠的血压和减缓心率。2-ET-1(1-31)在NTS产生的降低血压和减缓心率的效应可能由ETA受体和谷氨酸受体介导。

心血管 药理作用 孤束核内皮素

李培武 王先坤 种晓琴 李培杰 崔鸿斌 鲁彦 岳建云 傅仲学

400030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400030 重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普外科 730050 兰州,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 730030 兰州,解放军第一医院高压氧神经内科 730050 兰州,兰州大学第二医院急诊科 730030 兰州,解放军第一医院检验科

国内会议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第十一届组稿会暨第四届急诊医学青年论坛

西宁

中文

150-155

2012-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