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医证候调查分析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分布规律,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预调查信息反馈等方法设计制定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临床调查表,收集患者住院资料,并建立病例数据库。采用因子分析结合证素辨证分析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侯分布规律。结果:共收集29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其中男性124例,女性172例,男女比例为1:1.38。患者平均年龄为72.84±10.632岁。因子分析结果得到4个公因子,运用证素辨证,并结合临床实践,分别将其命名为寒瘀互结,饮停心肺证、气阴两虚证、气阳两虚,瘀阻心脉证、热瘀互结证。其中寒瘀互结,饮停心肺证有90例,所占比例最大,为30.4%。其后依次为气阴两虚证、气阳两虚,瘀阻心脉证和热瘀互结证,分别占25.0%、24.3%和20.3%。证素分析病位证素主要为心、肺,病性证素主要为血瘀、水饮、气虚、阴虚和阳虚。结论:慢性心力衰竭中医证候分布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可将其分为加重期和缓解期进行分阶段辨证论治。
慢性心力衰竭 中医证候 辨证论治 统计分析
杜武勋 张少强 张斐
天津市,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300150 天津市,天津中医药大学,300193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心病分会、北京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2012·年会
北京
中文
183-187
2012-01-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