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防风祭祀的传统与现代发明

  在非遗保护热潮下,各地纷纷掀起公祭热潮。德清二都的防风祭祀仪式就是其中一个缩影。面对地方公祭行为,北京大学高丙中先生认为国家对民间仪式的型塑和征用是国家与民间相互合作的“治理”模式的重要表现,并指出国家与民间的这种相互“承认”是共同体运作的重要机制。复旦大学葛剑雄先生则持批判意见,他觉得把祭祀当作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或民间信仰,可以继续存在,但只能由个人或民间社团进行,各级政府都不应参与。上述学者对当代公祭行为予以积极回应,或以赞许的口吻描述仪式的地方参与,或以批判的眼光质疑地方的干预。但是笔者想讨论的问题是,在国家与民间共同“策划”的祭祀行为中,我们仪式本身到底发生着什么。为此,笔者欲借有机会深入了解的防风祭祀为缩影,通过描述不同时期的防风祭祀仪式过程,来窥视当代防风祭祀仪式。

防风传说 祭祀行为 文化传统

倪迪飞

浙江大学

国内会议

中国·德清第三届防风文化学术研讨会

浙江德清

中文

180-186

2011-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