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墙内开花墙外香--晚清汉译西书在日本的传播

  考察和研讨清代西学的时候,有一个奇特的现象值得引起我们的注意和深思。在19世纪中叶,西方传教士在中国用汉文编译出版了一批书籍、报刊,即所谓汉译西书。他们本来的意图是要在中国传播西方文化,并影响中国统治阶层和知识分子的思想。这些汉译西书虽然对晚清中国人接受西学起了一定的作用,可是在中国强大的保守势力和传统文化的的抵制下,收效不大。不料其中的一些书刊,通过文化交流的渠道传到日本以后,却很快得到翻印或翻译,广泛流传,在日本吸收西方文化、开国维新、思想启蒙的过程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真好比“墙内开花墙外香”,西方传教士在中国播的种,却在日本结了果。本文论述了汉译西书传入日本的背景、状况和效果,并择要介绍了一部分地理类、医学类以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汉译西书传入日本后被迅速翻印、翻译、出版的具体情况。认为这种墙内开花墙外香的怪现象,恰恰反映了19世纪中叶中日两国统治阶层和知识分子对待西方文化的认识和态度上的差异,发人深思。

文化交流 汉译西书 西方文化 日本 文化传播

王晓秋

北京大学历史系

国内会议

“西学与清代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138-1145

2006-08-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