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针刺健康大鼠足三里穴对其穴区组织形态学及部分炎性细胞因子含量影响的实验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健康大鼠“足三里”穴对其穴区组织形态学的影响及IL-8、E-selectin、L-selectin、IL-1β、IL-6、TNF-α浓度随时间变化规律,初步探讨针刺对免疫系统调节的始动机制。方法:选用健康wistar大鼠60只,针刺大鼠右侧“足三里”穴,采用HE染色和酶联免疫吸附方法(ELISA)检测针刺后不同时间点大鼠穴区组织基本形态学变化和部分炎性细胞因子IL-8、E-selectin、L-selectin、IL-1β、IL-6、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针刺“足三里”穴后,HE染色可见穴区局部肌纤维断裂,毛细血管破裂,且针后6h出现以嗜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穴区局部肌肉组织中IL-8、E-Selectin、L-Selectin、IL-1β、IL-6、TNF-α浓度升高,其中IL-8、E-Selectin、IL-1β在针刺后20min达到峰值,IL-6在针刺后30min达到峰值,L-Selectin在针刺后40min达到峰值,且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都有统计学差异(P<0.05),TNF-α浓度也产生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P>0.05)。结论:生理状态下,针刺大鼠“足三里”穴,可使穴区产生“自生性”炎症,这可能是针刺免疫调节的始动机制之一.

针刺疗法 抗炎镇痛 组织形态学 细胞因子

陈静霞 肖淑华 郭义 赵雪 李中正 郭永明

天津中医药大学实验针灸学研究中心,天津 300193

国内会议

中国针灸学会经络分会第十二届全国针灸经络学术研讨会

贵阳

中文

37-41

2012-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