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微扩层石墨负极材料的结构及电化学行为研究

  研究了微扩层石墨负极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构和电化学行为之间的关系。采用XRD、Raman光谱和SEM等手段分析了样品的结构和形貌,并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测试、粉末微电极技术和慢速扫描循环伏安法(SSCV)研究了微扩层前后石墨负极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微扩层后石墨颗粒中的结构缺陷增多,近表面区域的无序度增大,面内平均晶粒尺寸La减小,且菱形相含量降低,石墨呈不规则的鳞片状,部分层面的边缘有卷曲与刻蚀现象。微扩层后石墨负极的第三次脱锂容量从345.5 mAH/g增加至381.4 mAh/g,且其循环性能和倍率放电性能得到有效改善。同时,微扩层后锂离子较容易从石墨负极中脱出,脱锂过程中一阶Li-GICs(lithium-graphite intercalationcompounds,简称Li-GICs)向二阶Li-GICs的阶转变可在较低的电位下发生。

锂离子电池 负极材料 球形石墨 电化学性能 倍率性能 扩层处理

刘洪波 简志敏 石磊 何月德 肖海河 龚立君

湖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长沙 410082

国内会议

全国炭素制品信息网第28届全国炭素技术信息交流会

青岛

中文

188-196

2012-06-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