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北京市部分公共场所室内吸烟及控烟措施现况调查

  目的:调查北京市部分公共场所室内的吸烟情况和控烟措施现况。方法:2011年4月,对北京市区长途汽车站和火车站、原西城区全部公立医院及部分餐馆、网吧共五类公共场所进行现场观察30分钟,并记录室内吸烟、劝阻及控烟情况,应用复杂抽样模块进行数据分析。结果:58%的调查场所室内存在吸烟情况22%的调查场所的工作人员对吸烟人员进行劝阻所有被调查场所部采取了至少一项控烟措施,52%的场所有禁烟标识,3.8%的场所有吸烟有害健康的宣传,10%的场所有烟草售卖,尤其在长途汽车站(36%);3l%的网吧和19%的餐馆在室内非吸烟区提供烟灰缸。采用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显示,控烟措施每增加1种,公共场所发生吸烟的风险降低0.64倍,关联具有统计学意义(95%CI:0.4044~0.9997)。结论:不同种类、不同规模公共场所室内的吸烟发生和劝阻情况不同;场所内采取的控烟措施种类越多,发生吸烟的风险越小。

吸烟行为 公共场所 控烟措施 效果评估

王宝华 冯雅靖 董文兰 曾光 朱保平 Michael Engelgau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国内会议

第二届中国女医师大会

北京

中文

15-18

2012-05-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