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广西地方猪种的遗传关系分析

  利用4对微卫星引物(SW2415、SW2623、SW742、SW1118)对7个广西地方猪种群体(巴马香猪、东山猪、桂中花猪、陆川猪、环江香猪、隆林猪、德保黑猪)的等位基因频率、群体多态信息含量、有效等位基因数、杂合度和遗传距离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4个微卫星基因座在7个广西地方猪种中均存在多态性,可用于广西地方猪种的遗传多样性评估;且隆林猪群体的遗传变异最大,陆川猪其次,巴马香猪的遗传变异最小。基于Nei氏标准遗传距离采用UPGMA法及NJ法做聚类图,将广西7个地方猪种群体分为两大类,第1大类是陆川猪(LC)、隆林猪(LL)和东山猪聚为一小类,再与桂中花猪(GZ)和德保猪(DS)聚成的一小类聚合成一大类,第Ⅱ类是环江香猪和巴马香猪聚为一大类。

地方猪种 遗传多样性 微卫星引物 资源开发

张冰 潘天彪 蓝海恩 黄敏瑞 秦谦涛

广西畜牧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1 广西畜牧研究所,广西南宁 530001 广西柯新源原种猪场,广西南宁 530001

国内会议

广西畜牧兽医学会养猪学分会2011年年会暨学术报告会

南宁

中文

23-27

2012-03-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