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蛛网膜下腔出血诊疗进展

  SAH是多种病因引起脑底部或脑及脊髓表面血管破裂导致急性出血性脑血管疾病,血液直接流入蛛网膜下腔,又称原发性或自发性SAH。由于脑实质内、脑室出血和硬膜下血管破裂,血液穿破脑组织和蛛网膜流入蛛网膜下腔者,称为继发性SAH。而由于外伤导致的SAH又称为外伤性SAH。SAH的发病率,不同国家相差近十倍,从中国的2.0/10万人年到芬兰的22.5/10万人年不等。日本的研究显示,如果将因SAH导致猝死的病例包括在内,发病率将高达32/10万年。SAH约占急性脑卒中的10%,占出血性脑卒中的20%。SAH的预后很差,死亡率50%,三分之一的存活者生活不能自理。因此,本文首先研究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诊断,包括其临床表现,常见并发症,辅助检查和鉴别诊断;然后重点介绍了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治疗,包括其早期评估和治疗,SAH并发症的防治和病因治疗。

蛛网膜下腔出血 发病机制 病理诊断 临床治疗

龚涛

卫生部北京医院神经内科

国内会议

2012中国脑血管病大会

成都

中文

14-18

2012-03-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