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体能素质培养的教学内容与模式研究
目的:本研究从高校体育课教学内容与模式改革的角度,探索调整课程项目内容,改进教学训练模式,全面提升在校大学生的体能,尤其是脑力和心力素质,增强他们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的承受能力。方法:本研究基于体能是指人在身心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融体力、脑力和心力于一体的综合生物学素质或能力的概念,运用运动生理学中枢神经过程之原理,分析了目前中国大学生的脑力特点。结论:(1)大学生的脑力和心力素质具有神经过程强度大,灵活性高,思维敏捷,学习记忆力及认知能力强,意志坚定且有激情,敢于拼搏去实现认知目标,对环境变化敏锐的特点;但均衡性和中枢抑制过程、以及自我调控能力和毅力品质较弱,对挫折缺乏忍耐力:(2)根据体育课部分传统和新兴项目的运动生理学功能,将其分为中枢兴奋性、中枢抑制性、以及中枢兴奋、抑制性三类项目,为有针对性地发展脑力和心力素质,调整体育课部分项口内容比例提供参考;(3)体育课培养学生脑力和心力素质的教学效能综合评分新方法,包含技术性、意境性和气质性三项内容。
高等院校 体能素质 教学模式 教育改革
葛庆英
惠州学院体育系,广东惠州 516007
国内会议
2011年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骨骼肌”学术研讨会
北京
中文
149-150
2011-12-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