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的制备及大鼠体内药动学研究
目的:制备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并考察其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特征,以期提高大黄酸口服生物利用度。方法:以聚乳酸为载体材料,采用改良的自乳化溶剂扩散法制备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透射电镜观察纳米粒的形态;激光粒度仪考察粒径和Zeta电位;超速离心法测定其包封率及载药量;透析袋法研究其体外释药特性;以大黄酸混悬液为对照组,进行大鼠口服大黄酸聚乳酸纳米粒的药动学研究。结果:纳米粒外观呈圆形或类圆形,平均粒径为(134.37±3.61)nm,Zeta电位为(-18.41±0.07)mV,包封率和载药量分别为(60.37±1.52)%和(1.32±0.09)%;体外释药符合Higuchi方程;大鼠口服大黄酸混悬液和纳米粒后,Cmax分别为(5.788±0.15)和(11.607±0.56)mg·L-1,Tmax分别为(0.193±0.01)和(1.102±0.13)h, AUC0→t分别为(8.077±2.98)和(34.583±3.93)mg·h·L-1,T1/2β分别为(3.319±0.23)和(21.721±6.13)h。结论:聚乳酸纳米粒可显著改善大黄酸的药动学行为,有效提高其口服生物利用度。
大黄酸 聚乳酸 纳米粒 药动学 生物利用度 实验药理
尚小广 姚金娜 何晓玮 宋倩倩 诸佳珍 叶晓莉 李范珠
浙江中医药大学药学院,浙江杭州 310053
国内会议
中华中医药学会制剂分会、世界中联中药药剂专业委员会2011学术年会暨“龙津杯”中药制剂创新与发展论坛
昆明
中文
547-552
2011-11-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