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外周血管支架置入术经上肢动脉入路和经股动脉入路的对比分析

  目前绝大多数介入医师采取经股动脉入路治疗弓上血管及肾动脉病变,经股动脉入路具有导管到位困难小、导管支撑力强、易于操作等优势。但若患者主动脉弓迂曲严重时或存在严重的外周血管疾病时,经股动脉入路时导管进入弓上血管非常困难,甚至不可能。而且股动脉入路需患者术后长时间卧床导致患者依从性差,术后并发症较多。因此经上肢动脉行弓上动脉及肾动脉支架形术正逐步开始尝试。我科从2006年开展行经桡动脉行弓上血管及肾动脉造影。并对弓上血管及肾动脉病变采介入治疗,其中部分患者采取上肢动脉入路,取得了良好效果。通过对两种不同入路的比较,探讨经上肢动脉入路行颈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血管支架成形术的适应证和优势。

弓上血管及肾动脉病变 外周血管支架置入术 经上肢动脉入路 经股动脉入路 比较分析

杨成明 陈乔 张小群 温春兰 陈鹏 曾春雨 王红勇 方玉强 石伟彬 张晔 傅春江 陈杰

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心血管内科 重庆 400042

国内会议

中国生理学会2011心血管生理学术会议

四川绵阳

中文

83-85

2011-11-0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