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
目的:对膜性肾病的发病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建立大鼠Heymann肾炎模型。结果及结论:细胞介导的免疫功能障碍亦是IMN的免疫学特征之一。Heytnann肾炎早期肾小球及间质中即有T细胞及巨噬细胞浸润,8周后肾组织中CD4+ Thl细胞、CD8+细胞毒细胞以及巨噬细胞浸润明显增加,表达和分泌的相应细胞因子也显著增加:用胸腺切除等方法造成CD8+细胞缺陷后虽实验大鼠肾小球内仍有免疫复合物形成,但不产生明显蛋白尿,表明CD8一细胞对Heymann肾炎肾小球损伤、蛋白尿形成有重要作用。IMN发病时抑制性T细胞减少,经治疗病情控制后抑制性T细胞数目恢复,表明IMN存在一定程度的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膜性肾病 发病机制 蛋白尿形成 细胞免疫功能紊乱
范亚平
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肾内科 226001
国内会议
北京
中文
19-19
2011-10-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