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DNA疫苗预敏蛋白疫苗增强策略对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蛋白免疫应答的影响

  目的:观察核酸疫苗预敏,乙型肝炎病毒HBsAg蛋白疫苗增强的免疫策略对Balb/c小鼠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TransfectionTM脂质体转染法将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HBs)核酸疫苗pSW3891/MHBs/adr(简称为adr),及空载体pSW3891(简称vector)体外转染293T细胞。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adr,vector的体外表达;动物体内研究选用Balb/c小鼠共18只,每组6只,编号后随机分为3组,即空载体质粒组(vector+vector组)、adr核酸疫苗联合HBsAg蛋白疫苗(adr+protein组)、HBsAg蛋白疫苗联合HBsAg蛋白疫苗(protein+protein组);于第0周肌肉注射法分别以Vector、adr、及HBsAg蛋白疫苗免疫小鼠,于第4周肌内注射法分别以Vector、HBsAg蛋白疫苗、及HBsAg蛋白疫苗免疫小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小鼠血清HBsAg特异性抗体、酶联免疫斑点(ELISPOT)法检测小鼠脾细胞HBsAg多肽特异性IFN-Y分泌细胞。结果:adr体外转染293T细胞后,能够表达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I-IBs);体内研究结果显示:除vector+vector组外,adr+protein组、Protein+Protein组小鼠均能检出血清抗-HBs,protein+protein组抗-HBs终点滴度(1:72900)与adr+protein组(1:24300)相比明显增高(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三组中vector+vector组没有检测到特异性INF-γ分泌的脾细胞,而adr+protein组、protein+protein组小鼠均能检出,且adr+protein组特异性细胞数量显著高于protein+protein组(P<0.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中蛋白(MttBs)核酸疫苗预敏,能明显增强Balb/c小鼠对乙型肝炎HBsAg蛋白疫苗细胞免疫应答水平。

慢性乙型肝炎 核酸疫苗 HBsAg蛋白 免疫应答 动物模型

赵明丽 邢益平 李军 黄祖瑚 杜合娟 王世霞 卢山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病科, 江苏南京 210029 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科, 江苏南京 210029 美国马萨诸塞州大学医学院 Worcester MA 01605,USA

国内会议

第11届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大会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年会

扬州

中文

144-150

2011-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