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SM值与APRI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研究
目的:以肝活检结果为参考标准,探讨肝脏硬度测定(LSM)值、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血小板(PLT)比值指数(APRI)用于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94例慢性肝病患者肝活检当日或前一天作血常规和肝功能检测与瞬时弹性扫描(FibroScan(R),FS)检查。以肝活检结果为标准,比较LSM值与ARPI评估肝纤维化程度的接受者操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并比较相应的截断点(cut—off值)及其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应用LSM值与ARPI区分显著肝纤维化(S≥2)的截断点分别为8.10kPa、0.45,对应的AUC分别为0.85、0.67;两者区分早期肝硬化(S≥3)和肝硬化(S=4)的截断点分别为9.80 kPa、0.98与13.10 kPa、0.98,对应的AUC分别为0.96、0.66与0.97、0.72。在测定结果与肝纤维化程度相关性上,LSM值(r=0.64,P<0.05)比APRI(r=0.42,P<0.05)更明显。结论:应用LSM值和APRI评估慢性肝病肝纤维化程度时,以LSM值反映更为准确。
慢性肝病 肝纤维化程度 鉴别诊断 肝脏硬度测定值 临床应用
高蕾 王银玲 汪茂荣 张馨 王耀峰 王寿明
解放军第81医院全军肝病中心 江苏 南京,210002
国内会议
第11届全国中医药防治感染病学术大会暨江苏省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年会
扬州
中文
251-256
2011-04-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