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成都市饮用水水质监测状况及健康风险初评

  目的:了解近两年成都市饮用水的水质卫生状况及其可致的健康风险水平。方法:按不同供水方式对饮用水及源水进行分层随机抽样,检测砷等11项指标,并采用EPA推荐的模型进行健康风险初步评价。结果:共检测水样190份,其饮用水及源水的合格率分别为69.1%、96.0%;饮用水的主要污染物为大肠菌群和锰,其合格率农村分散式供水<乡镇集中式供水<城市集中式供水,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1),以地下水为源水的山区不合格最多;饮用水中砷、六价铬等8种有害物质累计致癌风险的P50和P95均低于ICRP推荐的通过饮水途径最大可接受风险水平,主要致癌风险因子为砷、六价铬和铅;主要非致癌风险因子为砷、镉和铅。结论:初步阐明了成都地区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水质健康风险水平,对饮用水水质改善和健康风险管理提供了帮助。

饮用水 水质监测 健康风险 成都市

李元锋 尹涛 宋华 黄葵 黄敏 刘嘉益 傅小鲁 杜慧兰 陈俊 林寰 马晓军 冯波 高绪芳 刘斌 严晓蓉

成都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成都,610041 青白江区疾控中心 成都市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办公室 崇州市疾控中心

国内会议

2011年全国环境卫生学术年会

深圳

中文

309-314

2011-0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