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细颗粒物污染对出租车司机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职业高暴露人群(出租车司机)对交通相关PM2.5的个体暴露水平及其对职业高暴露人群的心血管健康效应。方法:以14名身体健康、不吸烟的出租车司机为研究对象,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中、后3个时期开展研究,每期连续监测司机一个工作日期间(9:00~21:00)对交通相关。PM2.5的个体暴露水平和动态心电图变化。本研究使用混合效应模型,在控制各种混杂因素的条件下分析交通相关PM2.5暴露对心率变异性的短期滞后(数分钟至数小时)效应。结果:出租车司机不同时期的细颗粒物个体暴露水平在存在显著差异。合并上述3个时期的数据分析结果显示,PM2.5 30分钟移动平均暴露浓度每升高1个四分位间距(69.5μg/m3),可使5分钟SDNN降低2.2%(-3.8%,-0.6%);而PM2.5 2小时移动平均浓度每升高同样浓度,可使5分钟低频(LF)/高频(HF)功率分别下降4.2%(-9.O%,0.8%)和6.2%(-10.7%,-1.5%)。结论:交通相关PM2.5与高暴露人群心脏自主调控功能之间存在关联。
心率变异性 空气污染 细颗粒物 出租车司机
吴少伟 邓芙蓉 郭新彪
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北京 100191
国内会议
深圳
中文
561-569
2011-01-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