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肝衰竭患者轻微型肝性脑病临床诊治意义

  目的:探讨临界视觉闪烁频率(CFF)对肝衰竭患者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的临床诊断价值,及其早期干预治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应用临界视觉闪烁频率仪对慢性肝衰竭58例,慢加急性肝衰竭22例,正常志愿者40例进行检测并记录CFF值并进行比较,分析CFF值与血氨、MELD评分等的相关关系。同时将CFF值小于37 Hz的可能患有轻微肝性脑病患者42例分为两组,分别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干预治疗和无干预常规治疗对照,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CFF值、血氨值变化以及在2周内肝陛脑病发生比率。结果:肝衰竭患者CFF值与MELD评分、血氨水平呈显著正相关。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肝衰竭患者给予门冬氨酸鸟氨酸后,2周内肝性脑病的发生比率(13.6%)显著低于未干预治疗组(55.0%)(P<0.05)。结论:CFF检查可能成为轻微型肝性脑病临床一项客观而敏感的诊断方法,诊断临界值需进一步明确。建议临床开展并完善肝衰竭患者并发轻微型肝性脑病的诊断,积极给予干预治疗,有助于减少肝性脑病的发生。

肝功能衰竭 轻微型肝性脑病 临床诊断 临界视觉闪烁频率

胡瑾华 杜宁 段学章 刘晓燕 柳芳芳 陈婧 童晶晶 杨昊臻

北京,解放军第302医院肝衰竭治疗中心 100039

国内会议

第八届全国肝脏疾病临床学术大会暨第四届中国-印度尼西亚肝病峰会

南宁

中文

311-312

2012-06-0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