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专题

婴幼儿及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无创诊断治疗新技术--心内虚拟内窥镜研究现状及未来

  二维超声心动图是目前诊断先心病的首选工具,但检查者需根据经验对一系列二维图像在头脑中想象出三维结构,存在主观性,且二维超声提供信息有限,无法进行完整准确的三维分段诊断:最新发展的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 3DE)解决了传统二维心动图固有的二维图像信息的缺陷及图像量化精度低、回溯性差等缺点。新近发展的计算机三维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VR)所生成的三维虚拟环境则有可能使医生身临其境地“进入”被检查者的心脏内部进行观察、检查,使真实模拟心脏病理科医生的先心病循序分段病理解剖诊断成为可能。首次实现了先心病的三维超声虚拟现实诊断,由于三维超声虚拟诊断存在一定的缺陷故提出了虚拟内窥镜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随后研发了多模态四维影像的心脏虚拟内窥镜,其主要是针对狭长空腔进行内窥,比如,肠、胃、主干气管、冠状动脉等,这些狭长器官的内窥。基于多模态四维心脏影像的虚拟内窥涉及到分割、配准、可视化、路径规划等关键技术,代表了医学图像分析的最前沿理论,因此,系统的开发,具有很高的学术和应用价值。

先天性心脏病 无创诊断治疗 技术创新 虚拟内窥镜

孙锟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儿童医院心血管科,200092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围产期及婴幼儿先心病诊治中心

国内会议

第十七届全国小儿心血管疾病学术会议

广州

中文

10-14

2012-06-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